創業是證明信仰的一種方法
         2013-3-14
        
      	
        
        
        
        
        
		“離開谷歌根本沒想那么多,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只有一次,回頭的事回頭再說。”王俊煜少言寡語,一副憨直的樣子,卻從來不缺少主見。高三的他就已經被保送,但他覺得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會留有遺憾,于是便放棄了保送,參加了高考,竟然無意間中了廣東省高考狀元。又比如,對于大多數選擇留在北京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北京戶口都是求之不得的,有些人甚至會簽類似于“賣身契”一般的合同。對此,王俊煜同樣選擇了放棄,如果繼續留在谷歌,他就可以拿到北京戶口。
  
“我做不出那種事,對我現在根本沒什么用,即便再過十年我孩子上學的時候用到了,那玩意兒還指不定會不會存在呢。”
  
2009年,王俊煜還在谷歌。雖然日子過得安穩體面,但是他覺得自己能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適逢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來襲,他開始變得躁動起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只有一次。”這是在王俊煜動搖不定時老上司李開復對他說過的話。
  
那一年年底,臺灣作家龍應臺寫了一本暢銷書《大江大海1949》,書中描述國共內戰結束之后某人因幾分鐘之差而未能登上去往臺灣的船。這個故事對王俊煜觸動很大。不久后,在2010年4月,王俊煜離開了谷歌,正式進入了創新工場豌豆莢項目。這個在一般人看來重大的人生選擇,王俊煜做起來卻是相當地輕松隨意,他稱這只是一個“微小的選擇”。
  
“如果一個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素質,樂于接受挑戰,那么即便在五六年前他錯過了Facebook的Offer,還會有LinkedIn的Offer在等著他。”用王俊煜的話說,他只是對政治活學活用,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已。如果把規劃劃分為短中長期,中間這一環對王俊煜而言始終是個盲區。打個比方,如果問豌豆莢五年內什么樣,他可以給出答案;如果問兩年內應該做什么,他就說不清楚了。“中間一段我不想去規劃得特別仔細,沒有用,變數太大。”王俊煜說。
  
北大元培班前兩年是不需要選專業的,讓學生自己找興趣方向,當很多同學早早地計劃好方向,并且為之努力的時候,王俊煜修了幾門“搗亂”性質的課,做了幾件現在看來“玩兒票”性質的事,最后都沒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比如他曾經為實驗班創辦了一份周刊,叫做《元培時訊》,從2004年創刊到現在還保持著每周一刊,并且已經往新媒體方向轉型了,他很有成就感。但他沒有選擇新聞專業,最終選擇了物理專業。
  
可即便選擇了物理專業,王俊煜也并沒有想清楚學物理以后做什么。王俊煜更傾向于選擇一條“不費腦子”的路,學物理然后出國就是這樣的一個選擇。于是為了出國打算,他又學起了英語。
  
王俊煜真正找到自己的事業方向是從寫博客開始的。
  
他從2004年開始寫博客,2006年開始用Facebook,2007年開始用Twitter.他是最早接觸到Web2.0、用戶體驗等新概念的那批人之一。作為“互聯網愛好者”,他開始瘋狂地寫博客,記錄自己對互聯網的觀察和思考,在電腦上做排版、設計,并且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賺一些小錢,比如某個同學要做個網站、某個社團要設計個展板,而這些統統和物理沒有半毛錢關系。
  
最終,物理專業畢業的王俊煜沒有出國,而是進入了谷歌做產品設計師。
  
之后他又走出谷歌,進入創新工場,在許多人看來,相比自主創業,孵化器下的創業就和過家家一樣,豌豆莢曾一度被人笑稱為“豌豆姑娘”。但豌豆莢也需要從創新工場畢業。南有91助手、騰訊手機助手分食市場,北有360手機助手后來居上,和其他創業公司別無二致,豌豆莢需要面對殘酷的商業競爭和各種暗流的洗禮。
  
“處女座+好學生”的王俊煜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小清新”,這一點在豌豆莢產品上有著最明顯的體現。但豌豆莢現在主要用戶群分布在三四線城市。王俊煜一直希望豌豆莢可以成為這樣一款非常大眾的產品。“我們接觸到的很多用戶,他們的很多行為,真的很讓人吃驚。”王俊煜說。
  
項目成立之初,王俊煜決定PC客戶端入手,創新工場的高層和行業內的一些前輩紛紛來勸他,希望他改變主意,因為整個PC客戶端的產業已經開始沒落,Web端是創業的熱門趨勢。20歲出頭,初入創業工場的王俊煜頂住了壓力,他覺得用戶端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下載體驗,并沒有落伍,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正確的,直至現在,對手機助手類工具而言,客戶端依舊是優于Web端的解決方案。
  
王俊煜說,“不自負的人是成不了事的。”豌豆莢推出之前,早有91助手在先,但王俊煜完全沒有做任何參照,而是打磨出了一款全新的產品。現在能改變他的設計想法的也許只有用戶了,有一次他對產品界面做了一次自認為很成功的改動,雖然接二連三收到各方的反對,但王俊煜始終堅持,他覺得那是他人的從眾心理,直到收到了用戶因改動而受到困擾的反饋,王俊煜才改變想法。
  
去年,豌豆莢開始摸索廣告付費,即應用花錢買廣告位推廣,所有應用商店、手機助手都在這樣做。豌豆莢將收費流量和自然流量分開,比如UC瀏覽器在豌豆莢做推廣,同樣這款大眾類的應用也會有自然流量,豌豆莢通過算法可以只收他們付費流量的廣告費,而不是全部流量。
  
這種方式沒法多賺錢。豌豆莢獲得了DCM和創新工場兩家投資機構共計800萬美元A輪投資,對方希望他們還是能夠按照傳統的方式,能多賺點就多賺點,但是王俊煜拒絕了。“我很希望我們的公司、我們的產品可以給人一種Geek范兒、小清新,做的事情非常正氣的形象。”王俊煜說。
  
目前,豌豆莢的客戶觀安裝量已達8500萬,每天的應用下載量超過1500萬。“我們希望自己去證明這樣一條發展路徑,很多人說一個在PC上面管理手機的軟件是不靠譜的,但我們還是希望去做這樣的嘗試。”王俊煜說。
        
		
        
        
        
        
        
        
        
        
        “我做不出那種事,對我現在根本沒什么用,即便再過十年我孩子上學的時候用到了,那玩意兒還指不定會不會存在呢。”
2009年,王俊煜還在谷歌。雖然日子過得安穩體面,但是他覺得自己能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適逢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來襲,他開始變得躁動起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只有一次。”這是在王俊煜動搖不定時老上司李開復對他說過的話。
那一年年底,臺灣作家龍應臺寫了一本暢銷書《大江大海1949》,書中描述國共內戰結束之后某人因幾分鐘之差而未能登上去往臺灣的船。這個故事對王俊煜觸動很大。不久后,在2010年4月,王俊煜離開了谷歌,正式進入了創新工場豌豆莢項目。這個在一般人看來重大的人生選擇,王俊煜做起來卻是相當地輕松隨意,他稱這只是一個“微小的選擇”。
“如果一個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素質,樂于接受挑戰,那么即便在五六年前他錯過了Facebook的Offer,還會有LinkedIn的Offer在等著他。”用王俊煜的話說,他只是對政治活學活用,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已。如果把規劃劃分為短中長期,中間這一環對王俊煜而言始終是個盲區。打個比方,如果問豌豆莢五年內什么樣,他可以給出答案;如果問兩年內應該做什么,他就說不清楚了。“中間一段我不想去規劃得特別仔細,沒有用,變數太大。”王俊煜說。
北大元培班前兩年是不需要選專業的,讓學生自己找興趣方向,當很多同學早早地計劃好方向,并且為之努力的時候,王俊煜修了幾門“搗亂”性質的課,做了幾件現在看來“玩兒票”性質的事,最后都沒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比如他曾經為實驗班創辦了一份周刊,叫做《元培時訊》,從2004年創刊到現在還保持著每周一刊,并且已經往新媒體方向轉型了,他很有成就感。但他沒有選擇新聞專業,最終選擇了物理專業。
可即便選擇了物理專業,王俊煜也并沒有想清楚學物理以后做什么。王俊煜更傾向于選擇一條“不費腦子”的路,學物理然后出國就是這樣的一個選擇。于是為了出國打算,他又學起了英語。
王俊煜真正找到自己的事業方向是從寫博客開始的。
他從2004年開始寫博客,2006年開始用Facebook,2007年開始用Twitter.他是最早接觸到Web2.0、用戶體驗等新概念的那批人之一。作為“互聯網愛好者”,他開始瘋狂地寫博客,記錄自己對互聯網的觀察和思考,在電腦上做排版、設計,并且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賺一些小錢,比如某個同學要做個網站、某個社團要設計個展板,而這些統統和物理沒有半毛錢關系。
最終,物理專業畢業的王俊煜沒有出國,而是進入了谷歌做產品設計師。
之后他又走出谷歌,進入創新工場,在許多人看來,相比自主創業,孵化器下的創業就和過家家一樣,豌豆莢曾一度被人笑稱為“豌豆姑娘”。但豌豆莢也需要從創新工場畢業。南有91助手、騰訊手機助手分食市場,北有360手機助手后來居上,和其他創業公司別無二致,豌豆莢需要面對殘酷的商業競爭和各種暗流的洗禮。
“處女座+好學生”的王俊煜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小清新”,這一點在豌豆莢產品上有著最明顯的體現。但豌豆莢現在主要用戶群分布在三四線城市。王俊煜一直希望豌豆莢可以成為這樣一款非常大眾的產品。“我們接觸到的很多用戶,他們的很多行為,真的很讓人吃驚。”王俊煜說。
項目成立之初,王俊煜決定PC客戶端入手,創新工場的高層和行業內的一些前輩紛紛來勸他,希望他改變主意,因為整個PC客戶端的產業已經開始沒落,Web端是創業的熱門趨勢。20歲出頭,初入創業工場的王俊煜頂住了壓力,他覺得用戶端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下載體驗,并沒有落伍,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正確的,直至現在,對手機助手類工具而言,客戶端依舊是優于Web端的解決方案。
王俊煜說,“不自負的人是成不了事的。”豌豆莢推出之前,早有91助手在先,但王俊煜完全沒有做任何參照,而是打磨出了一款全新的產品。現在能改變他的設計想法的也許只有用戶了,有一次他對產品界面做了一次自認為很成功的改動,雖然接二連三收到各方的反對,但王俊煜始終堅持,他覺得那是他人的從眾心理,直到收到了用戶因改動而受到困擾的反饋,王俊煜才改變想法。
去年,豌豆莢開始摸索廣告付費,即應用花錢買廣告位推廣,所有應用商店、手機助手都在這樣做。豌豆莢將收費流量和自然流量分開,比如UC瀏覽器在豌豆莢做推廣,同樣這款大眾類的應用也會有自然流量,豌豆莢通過算法可以只收他們付費流量的廣告費,而不是全部流量。
這種方式沒法多賺錢。豌豆莢獲得了DCM和創新工場兩家投資機構共計800萬美元A輪投資,對方希望他們還是能夠按照傳統的方式,能多賺點就多賺點,但是王俊煜拒絕了。“我很希望我們的公司、我們的產品可以給人一種Geek范兒、小清新,做的事情非常正氣的形象。”王俊煜說。
目前,豌豆莢的客戶觀安裝量已達8500萬,每天的應用下載量超過1500萬。“我們希望自己去證明這樣一條發展路徑,很多人說一個在PC上面管理手機的軟件是不靠譜的,但我們還是希望去做這樣的嘗試。”王俊煜說。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回復 24471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nian)的時光(guang),彈(dan)指一揮(hui)間,他用短(duan)(duan)短(duan)(duan)的三年(nian)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yu)紫羅蘭攜手(shou)并肩,在福(fu)州(zhou),遍灑(sa)芬芳,雖然紫羅蘭品(pin)牌在福(fu)州(zhou)... 
 -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pin)牌家(jia)紡對于很(hen)多創業(ye)者來說是一個(ge)不錯的方式,有專業(ye)人(ren)士的指導會讓創業(ye)者少走很(hen)多彎(wan)路。在加盟品(pin)牌家(jia)紡事,選擇(ze)一個(ge)優秀的... 
 -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nian)9月(yue)(yue),經過一(yi)個(ge)(ge)多(duo)月(yue)(yue)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zhong)于在我(wo)的宜賓開業了(le),截至12月(yue)(yue)31日在短短五個(ge)(ge)月(yue)(yue)時間,我(wo)們累積(ji)實(shi)現了(le)... 
 -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chang)誠實的商人(ren)(ren),用一(yi)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mei)個人(ren)(ren)。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li),商人(ren)(ren)總(zong)是處于“奸(jian)”的位置(zhi)上,因此(ci)... 
 -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mu)前(qian),形(xing)形(xing)色色的連鎖加(jia)盟項(xiang)目(mu)層出不窮(qiong)。“投資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jing)喜項(xiang)目(mu)一天賺1萬(wan)”、“年(nian)薪百萬(wan)誠邀加(jia)盟”……面(mian)對(dui)如此... 














